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文起八代之衰是苏轼对谁的赞誉
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文起八代之衰是苏轼对谁的赞誉
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呢?第一代皇帝秦始皇嬴政,他的父亲是秦庄襄王,母亲是华阳夫人,在他出生之前,秦国已经被六国瓜分殆尽,所以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战战乱的年代,但是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并没有因为这样就放弃自己的国家,反而更加努力的发展自己的国家,最终成为了一代雄主。而他的母亲华阳夫人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不仅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而且还为秦始皇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扶苏和胡亥。
一、唐宋八家里文起八代之衰的是谁?
优质答案1: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即使现在让苏轼来看,他也是赞同的。
苏轼也有直接写过韩愈的文章《潮州韩文公庙碑》,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评价就是,“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
能文能武,这就是韩愈。
韩愈是
古文运动
的发起者,这打破了从东汉到隋朝八个朝代六百年骈体文兴起发展的时期,骈体文多用对偶,文章华丽,重视音韵,但不实用,柳宗元说骈体文是“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到中唐时期,韩愈又要对抗佛教和道教,骈体文不适合表达儒家思想,韩愈就借鉴先秦两汉时期的文体,这种文体就叫古文。他的文章慷慨激昂,自然随意,一代文章大家。
韩愈在诗歌上也是大家,开创
以文为诗
。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的诗歌创作主张。在诗歌创作中引荐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扩大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宋代的“以文字为师,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更接近散文的特点,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跟传统的诗歌不同。
在文章上与柳宗元开辟古文运动,在诗歌上与孟郊形成了“韩孟诗派”。韩愈的谥号是“文”,大家尊称为韩文公。韩愈在成名之后也大力支持后学之士。《新唐书》中评价是:“
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成韩门弟子
”。宋代的欧阳修也是,提携曾巩、苏轼,看到苏轼的文章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苏轼后来也有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不遗余力的提携后人,也是这几位大家共同的特质。
韩愈是文人中的豪杰。唐宪宗时期,敢于谏迎佛骨被贬,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随裴度平淮西节度使叛乱,韩愈提议奇袭,自己率兵千人奇袭蔡州,但裴度没同意。但之后李愬同样提议奇袭,这回裴度同意了,之后李愬奇袭成功,取得平淮西的胜利。大家都为韩愈叫屈,但是韩愈并不在乎。之后撰写《平淮西碑》。
镇州兵变,韩愈当时担任兵部侍郎,代替朝廷前去军中宣抚,安抚军心,并且还要去化解镇州旁边的深州之围的重任。韩愈出发时,大家都觉得他很难回来了。时任宰相元稹说:“韩愈可惜”。因为在叛乱的藩镇是不怎么在乎天子的,去兵变的地区是非常危险的。之前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朝廷派颜真卿(就是那个大书法家)去平叛,不幸被俘,拒降后被杀。
唐穆宗当时在下旨之后也有些后悔,派人追上韩愈让他要审时度势,不要轻易深入,性命要紧。但韩愈说:“止,君之仁;死,臣之义。”皇帝让他停止,这是对他的仁爱,但是即使送死也是臣子的道义和责任。韩愈深入虎穴,面对残暴的王廷凑,理直气壮,有胆有谋,有礼有节,不辱使命的完成了朝廷的任务。这种胆识和勇气不是随便哪个文人都有的。他以传统的儒家的道统来自任,代表了儒家的精神。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文学上开辟古文运动,以文为诗,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作为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维护着儒家思想的权威性。政治 *** 地方都曾经为官,打过仗,深入虎穴完成重大军事使命。对于佛道这些跟儒家思想有干扰的思想一直在做坚决的斗争。作为传统儒家“仕”的代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实践“仁义”。
这种人,还有谁?
优质答案2:
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韩愈,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
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
1韩愈人物介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二、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是指?
文起八代之衰的八代是指: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隋、唐。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功绩。
三、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唐代作家是谁?
是大文豪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 唐代文学家韩愈,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三岁而孤,靠兄嫂鞠育成人。
怀瑾握瑜,满腹经纶却功名蹭蹬,历尽艰辛方才进士及第。
走入仕途后又因性格耿直、直言无忌而贾祸,一贬阳山、再贬为博士、三贬潮州、颠沛流离,身心交瘁,但他能做到宦海浮沉而荣辱不惊。
从政为官,鞠躬尽瘁,有惠及民;执笔为文,泻玉飞珠,成为一代宗师。
四、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什么意思?
“文起八代之衰”指得就是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道济天下之溺”,指的是其文关注民生,关注现实,有着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句话出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这篇文章是苏轼于1092年(元祐七年)三月,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涤的请求,替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所撰写的碑文。 这两句话后面还有两句是“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忠犯人主之怒”指的是韩愈敢于直言犯上,力谏君主。“勇冠三军之帅”是指韩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平定镇州军队叛乱的事情,这就是说韩愈比之于将士,胜之甚多。
五、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是谁?
优质答案1:
韩愈 韩愈(768~824(甲辰年)),字退之,唐河内河阳(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先生集》、《外集》十卷等。
优质答案2:
韩愈 韩愈(768~824(甲辰年)),字退之,唐河内河阳(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先生集》、《外集》十卷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