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意大利,究竟是战力不足还是打架佛系?
二战中的意大利,究竟是战力不足还是打架佛系?
意大利如果保持中立,你只要用十个师去提防它;
意大利如果变成敌国,你只要用二十个师去解决它;
意大利如果变成盟国,你就要用四十个师去挽救它。
如果提到意大利,大部分的人似乎已经逐渐遗忘了它的存在,在如今的国际舞台中,意大利显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国家。谈起意大利的历史,人们也多少会想到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可如今,意大利留给世界的代表性象征似乎越来越少了。
今天潇湘和大家要聊聊的,是有关二战中意大利的表现。
读者们不妨将二战和意大利在脑海中联系起来,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奇葩?猪队友?拖后腿?负责搞笑的?
诚然,在媒体的营销报道下,我们对于意大利的印象越来越标签化,似乎在那场反人类的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依旧充当了一个边缘角色,对战争的爆发和结束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对于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我们往往是从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中了解而来,比如:
“干饭人版本”
相传,意大利士兵在二战的一场战斗中,在离补给站仅仅十公里的地方,不顾战局的情况停下来了。原因是因为士兵们觉得自己饿了,于是欢快地停了下来煮起了意大利面。
当然,结果是被后方追赶而至的英军士兵一锅端了,意大利士兵也是没有丝毫反抗。
“我撬不开锁版本”
据说在北非战场上,英军的坦克部队向意大利的一处据点发起了进攻。起初,英军遭到了意大利的强烈反击,炮火连天。但仅仅过了三分钟后,意大利据点就举起了白旗投降。
获胜的英军询问意大利士兵原因,得到的回答竟是:“因为我们没有撬棍打开弹药箱,所以我们投降了。”
“被迫反杀版本”
二战后期的北非战场,为了迅速击溃意大利在北非的部队,抽出军队对抗纳粹德国,英国集合了大量的飞机坦克进攻意大利的据点。意大利士兵看到这次英国动真格了,索性直接投降了,象征性地放了两枪后,就派人去和英国谈判求和了。
但这个时候英军有自己的小算盘啊,为了鼓舞士气,傲慢的英军不接受意大利的投降,还一枪崩了谈判使者。
这下意大利士兵坐不住了,兴许是觉得英军不会给自己活路了,横竖一死,干脆拼杀出一条血路来。通过挖战壕、反坦克炮的支持,意军愣是在绝境中打赢了英国的坦克大军。
……
关于意大利的二战段子网上还有很多,这些段子多少会带有夸张性和调侃意味在其中。但是,从这些段子中,我们也多少分析得出来,意大利士兵对于打仗是很随意的,用个时髦的词来解释,人家那叫遵从本心。
段子归段子,调侃归调侃。意大利作为二战中的轴心国,它没有在二战中发挥过于亮眼的表现,我想,全人类应该对此感到庆幸,因为谁都无法预测如果二战中轴心国胜利了世界会走向何方。
但是,还是很想知道意大利表现这么差劲的原因啊!
其实,真要分析起来也并不难。我们知道,意大利是最先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国家。
首先,墨索里尼是属于典型的投机派。他之所以能够上台,主要还是靠着同行衬托。一战后的意大利暴露了诸如经济萧条,国内矛盾尖锐,南北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墨索里尼通过欺骗人民上位,得位不正。
其次,墨索里尼虽然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但他并没有希特勒那般疯狂的野心,他的战略重心主要是放在北非战场,几乎不会出现斯大林格勒战役那般惨烈的大战。就算偶尔和德军联手,也基本上是让意大利士兵做后勤保障的活,士兵的战斗欲望低下。
此外,法西斯主义对军队士兵的侵蚀并没有德国那般严重,希特勒几乎可以做到全民支持,而墨索里尼甚至不能获得一支军队的支持。
因此,在环境因素、心理作用的影响下,意大利士兵在二战中表现出了佛系的战斗表现。
不过,无论如何,当我们回望战争,我们也该庆幸一笑,幸亏你是那么佛系的意大利。
都看到这里了,不点个赞关注一下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