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国产民用无人机完成6000米海拔物资运输
全球首次!国产民用无人机完成6000米海拔物资运输
6 月 5 日,深圳知名无人机企业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首次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地区进行了无人机高海拔运输测试,这也是运载无人机在海拔 5300 米至 6000 米航线上的首次往返运输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最高运输纪录。
本次测试是全球首次 6000 米高海拔自然环境与真实登山条件下完成的无人机运输实测。该测试由大疆发起,并得到了尼泊尔无人机运营公司 Airlift、国内专业影像团队 8KRAW 及想象尼泊尔登山公司的协助,在解决了飞行许可、设备运输、航线规划等系列问题后,圆满完成了此次运输测试。
极端条件下攻克世界飞行纪录
据大疆运载无人机团队介绍,从今年 4 月 25 日至 5 月 1 日,团队工程师们克服高原反应、登山窗口期短、气候地形复杂多变等不利条件,在珠峰南侧大本营(海拔 5300 米)及以上海拔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无人机高海拔飞行及运输能力测试,对无人机悬停、空载飞行及载物飞行的高原适应性进行了有效验证,同时创造了民用运载无人机海拔 6191.8 米的飞行最高纪录,及 6000 米高海拔、15 公斤载重的往返运输记录。
记者了解到,测试所用的无人机为大疆运载无人机 FC30,测试显示,FC30 在珠峰地区飞行海拔最高达 6191.8 米,6000 米海拔地区可稳定载重 15 公斤。
据悉,大疆运载无人机 FC30 于 2023 年 8 月正式推出,目前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应用,帮助用户解决山地、岸基、应急、物流等多场景下的运输难题。经验证,在气温零下 5 ℃、风力达 15 米 / 秒(相当于 7 级风力)的飞行时段内,FC30 未经任何改装,可于海拔 6000 米左右稳定飞行,并具备 15KG 的载重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结束的第 40 次南极科考中,FC30 还通过了酷寒的南极气候和恶劣环境对无人机飞行性能的考验。珠峰地区实测开始前,也已在西藏日喀则地区针对 6000 米海拔做了极限摸底验证。
大疆高级企业战略总监兼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表示,大疆运载机可以在珠峰展现运输价值,是对技术和产品的肯定,但更重要的是获取针对超高海拔地区的宝贵的飞行参数,这将为无人机行业在高原地区的运用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 恐怖冰瀑 " 上搭建空中运输通道
据悉,每年 4 月末至 5 月中旬是从尼泊尔一侧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窗口期。抓住重要的窗口期,大疆运载团队决定今年重点攻克南坡大本营到 C1 营地段的运输,因为该线路有地球上最高的冰瀑——昆布冰瀑,它是南坡攀登珠峰的第一个主要障碍,也是南坡登山地理环境最为复杂、危险性最高的地段,亦有 " 恐怖冰瀑 " 之称。
尽管珠峰地区已支持使用直升机运输来减少运输物资的次数,但由于海拔和天气,常出现调度不够及时、不能飞行、不能降落或费用高昂等情况。而运载无人机在这些方面优势明显,为物资运输补给和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提供更快捷、灵活的方案。
据了解,大疆的测试成功后,尼泊尔当地运营公司已受尼泊尔地方政府委托,于 5 月 22 日前往珠峰南坡大本营正式开启珠峰地区运载无人机的常态化运输项目,主要工作包括清理珠峰南坡上的残留垃圾。
更重要的是,空中运输通道也是 " 生命通道 "。在尼泊尔当地,从事登山向导工作的有不少是夏尔巴人,提供登山协助和运输服务为主的夏尔巴向导一个登山季可能需要穿越昆布冰瀑多达 30 余次,以完成氧气瓶、瓦斯罐、帐篷、食物、绳索等物资的运输,他们也是因为山难死亡人数最多的群体。
据尼泊尔当地知名登山向导 Mingma G 讲述,夏尔巴向导平均要花费 6-8 小时穿过昆布冰瀑,每次最高负重 15 公斤,运气不好,就容易遇险,去年他的队伍中就有三名夏尔巴向导在此丧生。" 无人机在珠峰上的测试效果非常好。
这意味着不久之后,我们可以用无人机不分昼夜地把设备运送到 C1 营地,还可以用无人机把上部营地的所有剩余垃圾、排泄物运下来。我们不用晚上频繁穿越冰瀑,不必忍受寒冷,它必定会帮助拯救更多生命。" 他说。
文|记者 严锦程
标签: